什么是垃圾分類?
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門別類地投放,并通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。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,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、產生量,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。如德國一般分為紙、玻璃、金屬、塑料等;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,可回收垃圾,不可回收垃圾;日本一般分為可燃垃圾,不可燃垃圾等。
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、骨頭、菜根菜葉、果皮等食品類廢物,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,每噸可生產約0.3噸有機肥料。
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、廢日光燈管、廢水銀溫度計、過期藥品等,這些垃圾需要進行特殊處理。
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、渣土、衛生間廢紙、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,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、地表水、土壤及空氣的污染。
減少占地。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,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。垃圾分類,去掉能回收的、不易降解的物質,能減少垃圾數量達60%以上。
減少環境污染。廢棄的電池中含有金屬汞、鎘等有毒的物質,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;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;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,會導致動物死亡。
變廢為寶。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,方便面碗5~7億個,一次性筷子數十億支,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%~15%。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。回收1500噸廢紙,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。1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1噸很好的鋁塊,可少采20噸鋁礦。生產垃圾中有30%~40%可以回收利用,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。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筆盒,既環保又節約資源。
我國城市有哪些創新舉措?
要讓垃圾真正減量化、資源化,關鍵在前端分類。如果政府預算能夠考慮到“前端”需要,提供專項資金激勵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,對分類指導志愿者、從事“二次分揀”的保潔工等給予補貼,加大環衛分裝、分運設備的投入,那么垃圾分類的推行效果就會更明顯。
北京 制度建設:推行垃圾分類試點社區
北京市在2011年新增了1200個城鎮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。政府將繼續向試點小區免費發放分類垃圾桶等設施,并確保分類后的垃圾能分類運輸、處理,真正實現垃圾減量。
上海 獎勵機制:用回收物換禮品
在上海市,居民將垃圾進行分類,投交可回收物便能換得積分,并獲得自己的一本“綠色賬戶”。今后,加入“綠色賬戶”不僅可以兌換禮品,還有希望獲得上海市動物園等五大公園的門票。
深圳 綠色物業管理:明確分類技術標準
廣東省深圳市試行綠色物業管理制度,對小區垃圾分類提出了明確的技術標準。比如,垃圾收集分為室外容器內垃圾的收集和室內(各樓層內)垃圾收集兩種方式。避免隔夜垃圾發酵,室外收集一般一日兩次,分類收集,分類存放。
杭州 垃圾分類實名制:督促市民互相監督
在杭州市部分社區回收廚房垃圾的垃圾桶里,綠色塑料袋上標明了每袋垃圾的門牌號。居民每天扔出的廚房垃圾,都會有專人蹲守驗收打分,得分情況則公示在垃圾分類試點積分示意圖上。誰做得好,誰做得不好,一目了然。
COPYRIGHT ?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技術支持: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
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-1